作者:Grant blocmates,blocmates. Founder
編譯:深潮TechFlow
感謝 @brextonpham、@devlordone 和 @yashhsm 過去幾周的討論,幫助我理清了關于這個話題的思路。
最近, Y Combinator cohort 的一批創(chuàng)業(yè)者經常被問到:“你們代碼庫中有多少比例是由 AI 生成的?”結果顯示,四分之一(25%)的團隊表示,他們的代碼有 95% 是由 AI 生成的。
前特斯拉 AI 總監(jiān)、OpenAI 創(chuàng)始成員 Andrej Karpathy 曾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但又貼切的術語——“氛圍編程”(Vibe Coding)。
簡單來說,這意味著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通過文字提示(prompts)直接生成代碼。這一趨勢激勵了無數“點子達人”(Ideas Guys),他們推遲找工作的計劃,轉而嘗試創(chuàng)造下一個 Facebook。
獨立創(chuàng)業(yè)者 Pieter Levels 最近展示了 AI 在應用開發(fā)中的潛力。他利用 Cursor、Grok 和 Claude 開發(fā)了一款幾乎完全由 AI 生成的飛行模擬游戲,這款游戲單靠內置廣告的經常性收入就已達到每月 8.5 萬美元。
然而,目前這種方式仍存在不少問題,比如一些 Bug 需要開發(fā)者具備基本的技術知識,才能在“瘋狂敲鍵盤”后理解究竟哪里出了問題。
因此,一些真正的開發(fā)者開始提供咨詢和調試服務,幫助下一代依賴 AI 開發(fā)的程序員解決問題(是的,這些前端代碼就是“氛圍編程”的產物)。
隨著這些前沿模型不斷進步,在自然語言(文本或語音)生成代碼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,它們的輸出也將變得更加高效。
Anthropic 的 CEO Dario Amodei 最近表示,“三到六個月內”,AI 將能夠完成 90% 的代碼編寫工作。而在十二個月內,AI 將“基本上完成所有代碼編寫”。
如果 AI 編程成為常態(tài),世界會是什么樣子?
應用開發(fā)成本將趨近于零,那些你不想訂閱的 SaaS 服務可以以極低的成本被復制。
如果一家 SaaS 公司沒有通過網絡效應、難以復制的產品或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建立起強大的護城河,那么它的命運可想而知。比如 Docusign 和 Typeform,很可能會被淘汰。
此外,企業(yè)可以更高效地通過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在內部開發(fā)原生產品,這些產品能夠無縫連接團隊的工作流、知識庫和現有數據庫。
我認為,懂得如何利用 AI 開發(fā)的“效率型雇員”目前可能是中小企業(yè)(SME)最搶手的角色之一。
隨著一些功能強大的小型模型上線,企業(yè)甚至可以在本地機器或模型上運行所有系統(tǒng),這對于隱私和操作安全(OpSec)來說是個好消息。
那些仍然相信“只要產品夠好,用戶自然會來”的團隊也會被淘汰,因為更聰明的團隊會克隆他們的產品,并通過更好的營銷策略將其推向市場。
隨著代碼生成模型的發(fā)展,技術門檻逐漸降低,競爭環(huán)境將更加公平。那些能夠主導用戶心智和吸引注意力的團隊將表現出色。
優(yōu)秀的營銷來自于對核心受眾的深刻理解,而這通常源于團隊本身就是目標用戶的一部分。如果所有產品的基礎功能相似,應用將更像一種時尚單品,成為人們炫耀的對象。
例如:“我用 Claude,因為我知道 ChatGPT 是給那些不懂行的普通人用的?!?/p>
要讓應用成為人們愿意推薦的東西,它們必須足夠“酷”。品牌塑造、定位和文化敏感度都必須到位。而這恰恰是大型語言模型(LLM)在短期內難以企及的領域。原因在于,人類的復雜性遠超 AI 的想象。
亞文化(Sub-culture)尤其難以被外部理解。對一個人來說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,可能對另一個人毫無吸引力。
未來,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世界:每個用戶都能根據自己的偏好,享受到個性化的用戶旅程、界面設計,甚至品牌體驗,而這一切都是在用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完成的。
那些擁有卓越審美和對設計趨勢敏銳洞察力的角色——如平面設計師、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、市場營銷人員以及 UI/UX 專家——將在組織中繼續(xù)扮演重要角色。
這些崗位要求的是“品味”,以及對趨勢的預判,而這始終是模型無法替代的能力。畢竟,從本質上講,模型只是一臺“文字預測機器”。
需要說明的是,我非常清楚“應用幣”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傻,但文字表達中諷刺的效果往往不夠明顯。
除非你已經是 Anthropic、Cursor、OpenAI、Perplexity 等公司的股東,或者參與了 Lovable、Replit、LindyAI 等應用級別的投資,否則你可能只能“窮開心”。
如果你是一個超級賭徒,并且仍然相信加密貨幣是未來,那么我最近接觸到的一些團隊正在圍繞這個未來展開構建。
他們的想法是“應用幣”(App-Coins)。這些代幣可能會成為創(chuàng)始人或小型開發(fā)團隊的象征,甚至像“Meme幣”(Memecoins)一樣,承載著未來應用開發(fā)的希望。
代幣是解決“冷啟動”問題的最佳工具,而這比任何其他因素更多地讓創(chuàng)意項目夭折。
對于那些無法吸引最初 10-100 名用戶的創(chuàng)始人和小團隊來說,利用代幣和投機行為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。
不可否認,人類喜歡投機。他們也希望投機的過程是公平的。找到下一個天才開發(fā)者并押注他的最新創(chuàng)意,這種想法是有意義的。
看到這個了嗎?Cal AI 通過拍攝食物照片,能以正負 10% 的誤差估算出卡路里含量。聽起來像是每個人都會想到的第一個商業(yè)創(chuàng)意,對吧?
但它背后是一群四個十幾歲的年輕人,他們從 MyFitnessPal 的一個功能入手,打造了一個年收入 2000 萬美元的業(yè)務。他們是如何做到的?通過深刻理解品牌塑造、定位,以及精準營銷目標受眾。
他們將每月收入大力再投資于網紅營銷(在健身行業(yè)中,這確實是發(fā)現潛在用戶的有效方式),并將產品定位為普通用戶的選擇:設計簡潔、清爽又有趣。
同時,他們明確表示,如果你正在為“奧林匹亞先生”比賽做準備,這款產品可能并不適合你。
這個產品失敗過多少次?如果讓我猜,可能有上百次。
接下來我們會看到的是,應用程序將與代幣一起發(fā)布。這種方式,無論好壞,至少能讓它們在初期獲得一些關注。
會被濫用嗎?毫無疑問。
會有完全沒有實際內容的項目嗎?很可能大多都是如此。
它還會發(fā)生嗎?打個賭吧,一定會。
讓我感到興奮的是,代碼生成模型和“氛圍編程”(Vibe Coding)的出現,讓任何人、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時間,都能將一個想法推向市場。(雖然說實話,“氛圍編程”這個名字已經讓我有點難受了。)
那些不喜歡讓胡蘿卜碰到豌豆的內向人,也可以在不與任何人眼神接觸或交談的情況下,將產品推向市場。這是個利好消息。
我正在關注的團隊:
@KaitoAI:在任何人都能輕松推出產品的時代,心智占領和注意力是第一要務。
@devfunpump:一個“氛圍編程”平臺,幫助獨立創(chuàng)始人和小團隊在 Solana 上從 0 到 1,并將創(chuàng)意代幣化。我喜歡這個團隊,希望他們成功。特別提名 @buidldao_。
@tryoharaaAI:基于 Base 的項目,幾次點擊即可從創(chuàng)意到產品,UI/UX 非常出色。團隊很靠譜,Brexton 是個天才。
@sendAIfun:最初從智能代理起步,現在正開發(fā)一個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應用環(huán)境。這是他們最近的一次采訪。
@0xtarobase:目前還比較低調,但我相信他們是由 Alliance 孵化的。
這些是我能想到的一些團隊,但我相信未來會有一些才華橫溢的獨立創(chuàng)作者從默默無聞中嶄露頭角,震撼我們。我甚至認為,我們會在未來 12 個月內看到一個由獨立創(chuàng)始人推出的價值 10 億美元的項目。
AI 讓即使不會編程的人,也能將創(chuàng)意推向生產階段。代幣化帶來了投機機會,這大大提高了開發(fā)者吸引初始用戶的可能性。一場應用熱潮即將到來。
如果我腦海中描繪的這個幻想成真,這將是我們見過的最大規(guī)模的財富創(chuàng)造之一。不僅讓創(chuàng)始人創(chuàng)造巨額財富,也給普通用戶提供了在其他人之前投資創(chuàng)意的機會。
我們已經看到大量需求,希望公平競爭環(huán)境讓散戶投資者有更多機會。Pumpfun 是對低流通量、高 FDV(完全稀釋估值)項目的反應,但它仍然不是答案。
投資那些懂得如何營銷產品的“車庫開發(fā)者”(garage band devs),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新機會。
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