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Memecoin LP II: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IL
原文作者:Cap'n Jack Bearow,Berachain DeFi 負責人
原文編譯:Felix, PANews
8 個月前寫了一篇關于 LP 成本的帖子,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,但昨天該帖的閱讀量增加了三倍,所以本文用最新的例子來重新驗證此方法。
前提:為了使此方法更好地發(fā)揮作用,您需要盡早布局 memecoin,并認可某個 memecoin 在中長期內具有一定優(yōu)勢,并且交易量要大。本文示例使用了 BUCK 代幣。
正如上一篇帖子中提到的,您需要設置一個 v3 范圍,范圍的下限比代幣的當前價格略低(通常約低于 25%),范圍的上限要相對高一些(本文示例選擇了約 100 BUCK/SOL 或約 2.5 美元/BUCK)。這樣設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您必須存入 LP 的 SOL 數量,并且會隨著價格上漲,DCA(定期定額投資)會逐漸讓您從 memecoin 轉入 SOL。
下面談談無常損失(IL):此處轉述 @AbishekFi 表述:
IL 是一種工具,而不是損失……衡量 LP 回報是一個熱門話題,但實際上取決于您作為 LP 的偏好。您想要資產 A 還是資產 B?或者您是否愿意讓您的頭寸價值更高?
發(fā)生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是您的代幣對中的一個/兩個資產升值,從而導致無常損失。但是,如果您對兩個您不介意持有的資產進行 LP,那么您只是創(chuàng)建了一個同時產生費用的鏈上 DCA?!?/p>
正如 @shawmakesmagic 提到的,這對于代幣開發(fā)者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,特別是對于具有持續(xù)成本的 AI 代理。為一代幣對提供 v3 范圍的流動性允許開發(fā)者使用費用來獲利/支付費用,同時參與代幣上漲。它會在長期內直接調整價值(取決于如何設置范圍)。
為了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,下面看一個 BUCK 簡單示例,作者將其中分為初始準備金、持續(xù)無常損失、產生的費用和投資回報率。
昨天創(chuàng)建了一個 BUCK/SOL LP,提供 17 SOL 和 892,000 BUCK。如此做的原因是 Gamestop 運動具有廣泛的吸引力,代幣輪轉速度快,波動性和交易量極高。
將范圍設定為上限 100 BUCK/SOL(約 2.5 美元)到下限 8,500 BUCK/SOL(0.029 美元),比市場價格約 6900 BUCK/SOL 低約 20%,確保如果 BUCK 在短期內下跌,代幣對不會超出范圍。
這代表了總價值約為 4000 美元的 SOL 和 3 萬美元的 BUCK(與稍后計算無常損失相關)。
10 小時后提取 LP,它產生了:
· 29.3 SOL 和 156,000 BUCK(費用)
· 25.1 SOL 和 841,456 BUCK(LP)
3.4 萬美元存款在 10 小時內產生的 1.25 萬美元費用大約相當于每日產生的費用的 88%。這是一個絕對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,即使沒有復利,APY 也達到 32,120%。
這種情況下的無常損失,損失了約 50,000 個 BUCK 代幣,這些代幣被另外 8 個 SOL 所取代,從無常損失的角度來看,這些微不足道。
為了更清楚地說明:
· 存入(總計)= 17 SOL 和 892,000 BUCK
· 提取(總計)= 54.4 SOL 和 997,000 BUCK
· LP 的總利潤 = 37.4 SOL 和 105,000 BUCK
很明顯,池產生的無常損失被交易量產生的費用大大抵消。這在保持價格與極高交易量大致一致的代幣對中得到了優(yōu)化。
更瘋狂的是,可以進一步優(yōu)化:
· 將 LP 的費用等級從 1% 調至 2%,因為流動性更深,交易量更大
· 收緊初始范圍的上限以進一步集中流動性,如果價格上漲,則隨著時間的推移重新平衡范圍
· 如果想在代幣上漲后避免下跌(無往返交易),可以拉動您的 LP 并重新平衡范圍的下限,使其再次達到當前底價的 20%,從而將您已 DCA 的 SOL 收入囊中。
在 meme 市場中,交易波動性需求極高,對價格的敏感度極低,將自己定位為被動 LP 是最大化回報的極佳策略。特別是對于持有時間較長、交易量較大的代幣對,并且考慮到了對持有 SOL 還是 meme 不太確定的用戶。
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:
Telegram 訂閱群:https://t.me/theblockbeats
Telegram 交流群:https://t.me/BlockBeats_App
Twitter 官方賬號:https://twitter.com/BlockBeatsAsia
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