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Haseeb >|<
編譯:深潮 TechFlow
?
這些預測要么會讓我看起來像個先知,要么會讓我顯得很無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我的觀點可能會讓不少“持倉黨”感到不快。
我將預測分為六個部分:L1 和 L2、代幣發(fā)行、穩(wěn)定幣、監(jiān)管、“AI Agent”以及加密與 AI 的結合。
L1 和 L2 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。用戶已經不再關注兩者的區(qū)別(事實上,他們可能從未真正關注過)。如今的區(qū)塊鏈生態(tài),包括 L1 和 L2,在整體上已經顯得過于擁擠,未來將迎來一輪整合。這輪整合的關鍵并非技術上的優(yōu)越性,而是能否找到獨特的市場定位,并通過有效的市場策略 (GTM) 建立用戶粘性。
盡管 SVM 和 Move 技術表現強勁,但 EVM 的市場份額將在 2025 年繼續(xù)增長。這主要得益于?@base、@monad_xyz?和?@berachain?等項目的推動。這種增長不再是因為兼容性,而是因為 EVM 和 Solidity 擁有豐富的訓練數據。在 2025 年,大語言模型 (LLM) 將主導應用代碼的編寫,而 EVM 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過驗證的加密合約庫,這將成為其重要優(yōu)勢。
Solana 的低延遲性能將促使更多區(qū)塊鏈優(yōu)化響應速度。區(qū)塊鏈行業(yè)將從“每秒交易量 (TPS)”的競爭轉向“延遲時間”的競爭——例如?@doublezero?等基礎設施,以及超低延遲的 L2(如?@megaeth_labs)將推動用戶對區(qū)塊鏈體驗接近 Web2 響應速度的期待。我們將看到更多關于 Optimistic UI、預確認、意圖表達、電子郵件注冊、瀏覽器內嵌錢包和漸進式安全的應用趨勢。特別感謝?@privy?在這一領域的創(chuàng)新推進。
@HyperliquidX?已經證明,尤其是在重視用戶體驗和跨鏈操作便捷性的情況下,專注于特定應用的專用鏈是一種可行的模式。未來,將有更多項目效仿這種模式,而“一鏈統(tǒng)治所有”的理念已經成為過去。
當前通過積分計劃進行大規(guī)??胀兜哪J揭呀浗Y束。未來將出現兩種主要的代幣分發(fā)模式:
對于有明確核心指標的項目(如交易所或借貸協(xié)議),它們將完全基于積分分發(fā)代幣。這類項目并不介意是否會被“農場化”或“游戲化”,因為代幣的分發(fā)實際上是作為核心指標的回饋或折扣機制,而所謂做空投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其真實用戶。
對于沒有明確核心指標的項目(如 L1 和 L2),它們將更多地轉向眾籌銷售。可能會通過小規(guī)??胀丢剟钌缃回暙I,但大部分代幣將通過眾籌分發(fā)。那些為了虛榮指標進行的空投已經過時,因為這些代幣并未真正流向用戶,而是流向了職業(yè)空投黨。
此外,Memecoin 的市場份額將逐步被“AI Agent”主題代幣取代。這種變化可以看作是從“金融虛無主義”向“金融過度樂觀主義”的轉變。
穩(wěn)定幣的使用量將在 2025 年實現爆炸式增長,尤其是在中小企業(yè) (SMB) 中。它們的應用場景將不再局限于交易和投機,更多企業(yè)會使用鏈上美元進行即時結算。
銀行也開始關注這一趨勢:預計到 2025 年底,將會有銀行宣布發(fā)行自己的穩(wěn)定幣,以免被行業(yè)甩在后面。然而,在 Lutnick 擔任商務部長的背景下,Tether 仍將保持其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。
與此同時,@ethena_labs?預計將吸引更多資本,特別是在未來一年國債收益率持續(xù)下降的情況下。當資本的機會成本降低時,基差交易的收益將變得更加有吸引力。
2025 年,美國預計將通過穩(wěn)定幣相關立法,而更廣泛的市場基礎設施改革(即 FIT21 法案)可能會被推遲。穩(wěn)定幣的采用速度將顯著加快,但華爾街的加密整合、資產代幣化以及傳統(tǒng)金融 (TradFi) 的相關進展可能會落后。
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,財富 100 強企業(yè)可能會更積極地向消費者提供加密服務,而科技公司與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則會表現出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。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可能會帶來一個短暫的“監(jiān)管真空期”,在此期間,由于缺乏明確的規(guī)則和執(zhí)法重點,市場會對加密技術的整合持更寬松的態(tài)度。預計在這一窗口期內,加密技術將在 Web2 平臺中迎來大規(guī)模的應用擴展。
(這部分較長,因為我的觀點可能會引發(fā)爭議——請耐心閱讀?。?/p>
“AI Agent”的熱潮預計將貫穿整個 2025 年,但最終會逐漸消退。這并不是 AI 帶來的真正長期顛覆,而是因為它的社交屬性,使其成為加密社區(qū) (CT) 的關注焦點。
目前的“AI Agent”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體。它們實際上是附帶 Memecoin 的聊天機器人,除了在 Twitter 上發(fā)帖外,幾乎沒有其他自主能力。此外,現有的“AI Agent”大多是“奧茲國的巫師”式模型——背后有真人在操控,以確保 AI 不會出錯。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,因為現階段的智能體技術仍然存在許多問題(即使是財富 100 強企業(yè)也尚未在生產環(huán)境中部署智能體)。例如,這些智能體很容易被操控,可能發(fā)表不當言論,從而損害品牌形象,或者被破解以竊取其資源。真正的自主 AI 可以參考?@freysa_ai?的案例——如果某個 AI 沒有被破解,很可能是因為它背后有人工干預。
盡管如此,我認為這一趨勢仍會加速。聊天機器人確實有潛力取代許多網絡名人,因為它們無需休息,始終保持一致的信息傳遞,并且比人類更“經濟”。此外,大多數網絡名人本身并不以原創(chuàng)性見長。實時信息的收集和傳播,實際上已經可以通過算法輕松實現(例如?@aixbt_agent)。
目前,這些聊天機器人之所以讓人感到新奇,是因為它們的概念非常獨特,這種感覺就像看到一頭大象在畫畫。第一次看到時,你可能并不在意畫得是否精美,因為這一過程本身就令人驚嘆。但當你看了一千次后,這種新鮮感就會逐漸消退。我認為,當聊天機器人的技術發(fā)展趨于平穩(wěn)時,這種情況就會發(fā)生。
以 aixbt 為例,它現在已經非常擅長匯總不同項目的數據。到明年,隨著下一代智能體的出現,aixbt 或許會減少生成錯誤信息(即“幻覺”),分析得更深入,觀點也更有見地。但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,這些改進可能并不會顯得特別顯著,甚至可能感覺與現在差別不大。
我認為,這種新鮮感和市場的熱情會持續(xù)整個 2025 年,加密行業(yè)通常對新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。然而,到了 2026 年,我預計會出現一個突變:聊天機器人變得過于普及,以至于用戶開始厭倦它們。輿論可能會發(fā)生逆轉。當用戶看到他們喜歡的人類關鍵意見領袖(KOL)因為聊天機器人的競爭而失去生計時,一種“階級意識”可能會被激發(fā)。用戶將逐漸傾向于支持人類 KOL,即使這些內容的質量和一致性可能不如聊天機器人。
為了應對這種對人類內容的偏好,未來的聊天機器人可能會隱藏自己的 AI 身份,試圖偽裝成人類以爭奪更多的注意力市場份額。與如今依賴 Memecoin 變現的方式不同,未來的聊天機器人可能會采用與人類 KOL 相似的盈利模式,例如通過贊助、聯(lián)盟鏈接以及推廣自己持有的 Token。屆時,KOL 被指控是聊天機器人的事件可能頻繁發(fā)生,甚至會出現 AI 身份揭露的丑聞。這一趨勢可能會變得非常復雜且怪異。
然而,這背后還有一個更為陰暗的趨勢。目前,大語言模型 (LLM) 在文字處理方面表現優(yōu)異,但在其他領域尚未成熟。在加密領域,文字能力最容易變現的方式之一是成為影響者,另一個則是成為詐騙者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,我們可能會看到自主詐騙機器人(scambots)的大量涌現。這種情況可能會像 2017 年后勒索軟件和加密劫持 (cryptojacking) 的爆發(fā)一樣,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。
盡管聊天機器人可能在 2025 年仍是關注的焦點,但 AI 的長期顛覆性影響并不會體現在社交層面。
同樣,AI 的長期影響也不會出現在交易領域。AI 不會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個“交易智能體”或迷你對沖基金。雖然 AI 確實能夠提升個人能力,但這種提升是與用戶的資本、數據和基礎設施成比例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預期,AI 將進一步強化現有的大型交易公司,因為它們擁有更大的資本和數據優(yōu)勢。換句話說,大型交易公司將變得更加擅長盈利。此外,AI 將縮小交易公司之間的技術差距,因為所有公司都可以使用“云端的高級量化分析工具”。
隨著時間推移,AI?將使市場變得極其高效——甚至包括一些小眾市場。這將導致普通交易者幾乎沒有任何優(yōu)勢,即使他們擁有自制的助手 AI。原創(chuàng)研究的價值將因此大幅下降。不過,對于普通用戶來說,增加的市場競爭和流動性可能是一個好消息,這意味著更多的交易機會和更活躍的市場。(例如,@Polymarket?可能會在所有領域實現更高的流動性!)
如果未來的熱點不是聊天機器人,也不是交易機器人,那么還有什么值得期待?以下是我的核心觀點,雖然目前幾乎沒有人提到它:真正具有顛覆性影響的 AI Agent?將出現在軟件工程領域。
為什么這一點如此重要?不妨問問自己:我們這個行業(yè)最重要的投入是什么?是什么昂貴的資源限制了更多應用程序、錢包、更優(yōu)質基礎設施的出現?答案是軟件。如果 AI Agent 能夠顯著降低軟件開發(fā)的成本,這將改變整個行業(yè)的格局。
在后 AI 時代,種子輪融資可能不再需要籌集數百萬美元。只需花費 1 萬美元的 AI 云計算費用,你就可以啟動一個應用程序。像 Hyperliquid 和 Jupiter 這樣的自籌資金項目將從罕見的例外轉變?yōu)橹髁鳌f溕系膽瞄_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嘗試將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。對于一個由軟件驅動的行業(yè)來說,這種成本下降的沖擊將引發(fā)區(qū)塊鏈領域的創(chuàng)新浪潮。
這種變化對安全性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。AI 驅動的靜態(tài)分析和監(jiān)控工具將變得無處不在,使安全性變得更加普及。這些 AI 將針對 EVM/Solidity 或 Rust 等代碼庫進行優(yōu)化,并基于大量安全審計和攻擊案例數據庫進行訓練。它們還將在模擬的對抗性區(qū)塊鏈環(huán)境中通過強化學習 (RL) 提高能力。我越來越相信,在安全性方面,AI 工具最終將更有利于防御者而非攻擊者。AI 將持續(xù)對智能合約進行“紅隊測試”,而其他 AI 則會專注于強化合約、正式驗證其屬性,并提升事件響應與修復能力。
與此同時,雖然你可以繼續(xù)交易那些帶有 AI 色彩的 Memecoin,但真正的智能體將遠不止發(fā)推文和炒作代幣,它們的影響將更加深遠。
以上我們主要討論了 AI 對加密行業(yè)的影響(這是主要的影響方向),但加密技術也會對 AI 產生反向作用。
未來,真正的自主智能體可能會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相互支付。一旦穩(wěn)定幣的監(jiān)管政策變得更為寬松,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——即使是運行 AI Agent 的大型公司也可能選擇使用穩(wěn)定幣進行智能體之間的支付,因為這種方式比傳統(tǒng)銀行賬戶更為便捷。
此外,我們還將看到圍繞去中心化訓練和推理的更多大規(guī)模實驗。一些新興的項目,例如?@exolabs、@NousResearch?和?@PrimeIntellect,將為集中化訓練和公司專屬模型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。@NEARProtocol?也正在全力打造一個可信中立且無需許可的完整 AI 技術堆棧。
加密 和?AI?的另一個結合點在于用戶體驗 (UX)。后 AI 時代的錢包將迎來徹底革新——一個由 AI 驅動的錢包將能夠自動處理跨鏈橋接、優(yōu)化交易路徑、最小化費用、解決互操作性問題或前端漏洞,并幫助用戶避開明顯的騙局或者是 rug pulls。用戶將不再需要在多個錢包之間切換、更改 RPC 或重新平衡穩(wěn)定幣——AI 會自動完成這一切。這種變革可能需要到 2026 年才能足夠成熟,從而徹底改變加密行業(yè)的用戶體驗。但當這一切實現時,這將對區(qū)塊鏈的網絡效應產生什么影響?當用戶不再關心某個應用程序運行在哪條鏈上,甚至不再察覺這一點時,會發(fā)生什么?
這個領域還處于早期階段,但我對它的未來充滿期待,希望很快能看到它真正迎來爆發(fā)。從長遠來看(比如到 2026 年中期),我相信“AI x Crypto”領域的大部分市值將集中在這一方向。
以上就是我所有的預測。我曾承諾在粉絲數達到 10 萬之前完成這篇文章,雖然稍微晚了一些,但總算趕在新年之前完成了!
新年快樂,大家!希望明年這個時候,我已經被 AI 取代,正式“失業(yè)”了!
聲明:本文內容僅為我的個人觀點,不代表 Dragonfly 的立場;Dragonfly 在文中提到的許多項目中都有投資。這篇文章不是財務建議,請自行研究 (DYOR)。至于我是否是一個 AI?這個問題就留給你們來判斷吧。
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